About comstory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comstory has created 37 blog entries.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

Reflection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 Health A.Foreword As the saying goes,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 There are two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tarting a fire: A spark, and “dry wood”. Therefore, a single spark in a forest plagued by drought can quickly start a [...]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2022-01-12T15:35:53+08:00

乾柴烈火

從「乾柴烈火」的角度談新冠病毒肺炎疫病的防治(及個人健康的促進) 俗話說:乾柴烈火。有「烈火」的種(因),還要加上「乾柴」(及/或自燃的油、助燃的氧...—-不可或缺的搭配條件)才燒的起來,才有機會「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果)。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是火種」,要碰上有「乾柴的體質」(免疫力差——失常的營養、壓力/情緒、睡眠、運動...等因素易造成)的人,才會被傳染,有症狀、需住院,甚至死亡。 若只有火種,沒有乾柴,將無從著火、不會釀成火災!所以大部分民眾曝露在疫病流行的環境下,並未得病,因為他們健康,不具備易着火的乾柴體質! 本次疫情剛開始時都認為老人家們體弱,應該容易感染、症狀病情比較嚴重,應為老人得病為主。現在發現體能極佳的知名籃球健將、肺活量一定好的聲樂家、活蹦亂跳的年輕人也照樣得病,甚至死亡,為什麼?可能他們當下具備容易着火的乾柴體質。 面對新種的冠狀病毒,全球以西醫為主流的醫療體系紛紛全力在「滅」「烈火」方面下功夫:快速而準確的檢測方法、能及時抑殺病毒的抗生素、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似乎當前都沒有可以立即全面施行、安全而有效(甚至價廉)的防治工具。所以目前全球都只好「消極」(passive)的面對病毒「火種」:帶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最好減少不必要的出門...,嚴重時只好停班、停課、隔離,甚至封城、鎖國...。就保命的角度,大家都得「順時鐘」的聽從衞生首長及醫療專家的專業建議,但沒有收入、百業蕭條,老百姓、各行各業負責人/從業人員及主政者...何其焦急、憂慮、緊張及擔心、害怕啊! 當前比較「積極」、「科學實證」的方法就是等「疫苗」硏製出來,也許三個月、半年、一年...。可惜有時候緩不濟急,年長體弱的在這段時間等不及,就走了!理論上,合理而安全有效的疫苗要經過研發、測試、試用、觀察、追蹤、評估,通常要一至兩年才能研製施用。只是病毒也不斷的在蛻變、適應、變種,到時候能多有效達到免疫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假設有100個人是具備「乾柴」的體質,遇到此次新冠病毒的「烈火」,遲早會得病。若現在已40人受傳染,另外60人則因隔離、封城、鎖國得當,暫未得病。但若關在家𥚃吃得腦滿腸肥、又不運動、壓力大、焦慮鬱悶...,可能更具乾柴體質。等疫情似乎控制已穩,大家又出門回復正常的工作、求學、社交、休閒...活動,在疫苗尚未研製使用前沒有免疫力,一旦遇到一直存在、甚至變種的新冠病毒,再一次的疫情擴散、再一次的隔離、封城、鎖國...,各國及全世界再一次的更加蕭條、動盪,理論上是很有可能,必得更加注意及更有效去防備的! 感謝所有主流西醫為主的專家、學者、醫療人員、醫政人員這段時間不眠不休,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的為大家在「滅絕新冠病毒烈火(火種、病因)」上所下的功夫及貢獻。所有這方面應做的、能做的,在各國政府全力的應對、處理下都儘可能的做了,防治效果目前也如大家所見,暫時達到某一程度。目前世人都在等待、盼望有效疫苗的早日製作成功,全面施打後能徹底防治此次疫病,以便回復正常的生活。 唯,在「滅烈火」方面暫無進一步積極有效的作為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從另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改善大眾個人的「乾柴體質」,來快快下手!?一個巴掌拍不響,沒乾柴,再厲害的火種也燒不起來、就算燒起來也只是小火,也許就不要住院、更不會要人命了。 這次新冠病毒所造成的肺炎因產生粘性分泌物會覆蓋在大小氣管道及肺泡上,阻隔氧氣,使之不得其門而入、無法經肺泡擴散進入血液循環,終致重症病患缺氧致死。既使用呼吸器灌注氧氣往往也不見其效。 許多不同的醫療、健康領域各有許多不同的處置、調理的方法,如——- 在中醫:從初期的寒溼郁肺、中期的疫毒閉肺、重症期的內閉外脫,到恢復期的肺脾氣虛,根據病證,如銀翹散、普濟消毒飲、麻杏石甘湯、九六平(九味羌活湯、六味地黃丸、平胃散)...等,在不同的階段使用都有相當不錯病情改善的效果。臨床實驗證明具有抑制病毒DNA、RNA生命週期能力的牛膝、夏枯草,能促進白血球吞噬能力、淋巴球細胞轉換力的南五味子、何首烏...等,無論在西醫有效抗生素是否研製出來之前或後,遵照中醫師的臨床專業及經驗,應該可考慮用來發揮很大防治疫病的效果。 肺臓與大腸息息相關:中醫認為肺臟與大腸互為表裡、有時候甚至還建議吃胎便治病;自然醫學老早就主張要吃酵素、益生菌、斷食,甚至大腸水療、排毒;西醫這五、六年來對人體腸道微生物(microbiome)、腸—-肺軸(axis)、腸—-腦軸、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已有極多實證的研究及瞭解。大家當下應積極改善腸道健康來直接、間接的提升免疫力、減輕腸道異常所導致的肺部功能失調。用熱(Hyperthermia):藉由提升體温,可增加血液/淋巴循環及免疫力。有些特定波長红外線的熱療裝置,15分鐘即可在統計學上有意義的增加粒腺體的功能(預存能量、運作效率、生物能量健康指標/mitochondrial —Spare Respiratory Capacity , Coupling Efficiency , Bioenergetic Health Index),可用來保養、健身、防病,甚至,對疾病的康復亦理應有助。.......還有無數可能會增進個人健康、改善「乾柴遇火則燃燒」體質的重點及方法,如—— 健康的吃:飲食金字塔、營養、細食/慢食、少食、素食、斷食、酵素、益生菌、纖維... 痛快的排:大便、小便、呼吸、流汗、肝臟的毒素轉換、月經... 正直的脊柱姿態:「理直」,道路直而通𣈱,則「氣壯」—-脊柱的調整 舒暢的動:身動—-等張/等長、心「不」動—-動心求靜、定、安、空 沈穩的睡 安全的住:聲、光、電、熱、磁、輻射... 快樂的活在當下:正向思考、多關心他人、音樂、花精花氣、芳香精油、色彩光照... 無論東方的/西方的、古老的/現代的、物質的/能量的/訊息的...,都是世界各地很多人目前正在使用的健康理論及方法—-有的已經過西醫的科學驗證,對人類健康的促進與疾病的防治極有幫忙,如中醫、腸道微生物;有的可能「傷財」而沒效;有的則可能根本是胡扯而「勞命」、「要命」! 民眾不知道孰真孰假。但人心及潮流在變:現在大家並不只是期望在主流西醫照顧下身上插滿管子不死!兒孫到病榻看我,我不省人事根本不知道,一拖多少年,傾家蕩產,但是我「活著」;只是被動接受「疾病的診斷、疾病的治療與疾病的復健」,或消極的「預防疾病」(好像求學的目的但求「預防留級」,混個文憑),不生病就夠了。 經濟生活改善,民智益開,愈來愈多的民眾求的是如何前贍而積極的「評估健康、調理健康和長保健康」,到80、90甚至100歲,仍能遊山玩水、含飴弄孫!等我著了火再滅火救命已是嫌晩而不夠的,民眾更需要的是如何能有效的健康自己的身心,沒有乾柴可燒的體質! 這正是我們所有以從事醫療及健康服務為職業、事業及志業的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無論西醫、中醫、自然醫學、功能醫學、生物能/訊息醫學...各領域的工作者,心態上應更虛心、更寬廣;作為上應更精進、更實証,大家聯合起來為人類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務與醫療照顧! 古人說:身強為健,心怡為康。祝大家「體質」健康!不是「無才便是德」,而是無「柴」便是康、便是福、便是壽!不變應萬變:只要不具乾柴體質、身心健康,管他是否新冠病毒疫情的二度再發、管他日後其他流行疫病的病毒火種再起,又能奈健康如我者如何!!在全球大家都配合政府當前防疫(滅火)政策及等待抗生素、疫苗的同時,請開始學習並努力改善自己乾柴的體質吧! 林承箕 2020.04.14於台北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    [...]

乾柴烈火2022-01-12T15:35:53+08:00

中華自然醫學概論之一此療非彼療

摘要: 夫天下事,悟道方能明理,明理而後知善法,行善法才能慎始善終。 再有,思路決定出路。同理,思路決定活路。現今世界,醫療與世人健康問題,沒因科學、醫學進步而更健康……其因何在?後學不揣淺陋,特將何以至此的關鍵原因,以「此療非彼療」乙文再次陳述。謹供立法者、學界、醫界及社會大眾卓參。以期能出從羅輯上和理論上找到思路而衆生安康。因後學學識淺薄,掛漏萬之處,尚新各方賢達不吝指正是幸。 前蘇聯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伊索拉爾.萊克曼博士Dr.Israel Brekhman ,針對時下醫界普遍性存在的醫源病(Medical sources disease)、藥源病(drug source)難以善後的窘況,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就提出,「適應原」(Adaptogen)的觀念。得到世界醫學會的認同。 適應原,其條件有三: 無毒、無副作用。(nontoxic) 廣效性,其作用不限於特定的臟器、器官。(nonspecific) 具使身體各機能正常化作用。(normalization) 【能調整激發全身,使全身正常化而達到體內動態平衡 (Homeostasis)或自癒力Self-curative power or Self-healing ability】。 自然醫學之醫,是以合乎「適應原」要件的自然的理、法、方、藥、食來化除疾病之因、斷除療病之源、化解疾病之機。與對抗醫學(Allopathy)「對症治療」的理、法、方、藥,在本質和手段上,都大異其趣。故凡立法者、醫者或民眾,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由於幾乎全世界各國的醫療衛生法規,大多數都以對抗療法(Allopathy)的理論為依據,從醫藥診斷、治療、療效等的定義,難免窄化而專斷,與世人對醫療的需求及健康促進(Health for all)往往是不相吻合;與自然醫學的醫療內涵與定義,亦是大異其趣。本文謹以「順」、「逆」的學術觀點,擬將中華自然醫學與對抗醫學的差異與不同,解釋清楚,期使橋歸橋、路歸路,彼此可互補與尊重。 關鍵詞:順治  逆治  病因  萬病一毒  病機  .適應原(Adaptogen) 引言: 一九七九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二十一世紀,人類必將發展四個醫學。而於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二○○一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大會》上,由台灣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創會會長 陳紬藝中醫師發表了《世界四大醫學療法分析表解》(如圖表),高瞻遠矚地把『中醫』與『自然醫學』結合在一起,並言簡意賅地列表,將中醫、西方自然療法、順勢、同類療法,歸類為〝順治〞,把對抗療法(西醫)歸類為〝逆治 〞。後學認為,全世界所有的醫學、療法、應該萬流歸宗,即順乎自然。 一、認識中華自然療法醫學 陳總會長有感當今醫理難明,醫道日衰,擬訂「依據國父遺教、提倡醫道革命;復興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大同」二十四字,懸為終身奮鬥之目標。於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創辦了「大同中醫」雙月刊 (於一九八四年三月更名為「自然療法」「註一」);於一九九二年更把西方的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及中醫藥學三種醫學結合起來,成立了廣義的「中華自然療法醫學」。其學術思想唯「順治」是尚;其旨在宣揚中國的和世界各國的自然療法醫學,建立人人醫學以及預防醫學。   後學認為,其之所以可以稱為「中華自然醫學」,是因為能順乎自然,應乎天地;依乎中道,適乎人情;合乎規律,通乎易理;感乎萬物,安乎時空。所以,凡能依此宗旨維持天、地、人、動態平衡、和諧的理法、方、藥、食者,皆可稱為「自然療法」,也可稱為「中醫」--依中道、順應自然的醫學。如此「中醫」二字的解讀不再只侷限於以中原地區發展出來的區域性醫學?它的意義及內涵可廣及世界各地?更有促進世界大同的可行性。「註二」 二、「順」、「逆」各異 今要談「順治」與「逆治」,應該先弄清楚為何治?如何治?治後如何?這三方面來都必須通盤考量,才具治療之意義與價值。 中醫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末病」之區別和考究。主流醫學也有「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但是在實務上,二者卻有著很大之不同。 有道是「人吃五穀雜糧,焉能不生病」。的確,現實環境中,任何人的一生中幾乎無有不生病而能終老者。所以,一般而言,只要談到病,相信現代人頭腦裏很快就會浮現出:感冒、發燒、咳嗽、口腔炎、扁桃腺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腦中風、B型肝炎、A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尿毒,甚至癌症等等。從這些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主流醫學的病名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共同特點,就是依其病理現象、細菌、病毒形態的區分、及其器官的生理位置而命名。簡言之,統統是結果。 有了明確的病名,相信一般人都會想到「對症下藥」,如感冒者,投以阿斯匹林(Aspirin);高血壓者,馬上使用降壓劑(Hypotensive Agents),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者,隨時準備一粒硝基甘油錠(Glyceryl Trinitrate),癌症更以手術(Operate)化療(Chemotherapy)放療(Actinotherapy)侍侯,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症狀治療,雖然立竿見影,或許,有「急症治其標」的必要性。但是,這種視病如敵「下工治已或末病」,除之而後快的「治標不治本」的非自然的理、法、方、藥,就是以「逆」治其果,不但是「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更留下了藥源病或醫源病而難以善後,往往令醫學界頭痛不已,使社會大眾深感無奈與遺憾。否則,為何美國狄恩、博威爾醫師會說:「我們將傳授於 你的知識中,有一半是錯誤的。不幸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註三」 所以,能「上工治未病」,不單是「對症(果)下藥」,而是斷除病源,清除病因,化解病機,進而助與生俱來的「自然療能」(Medicatrex)「註四」一臂之力,不就可以「順」治本而不治標,或標本皆治嗎? 若要「上工治未病」,應該先重新對「病」、「診斷」、「藥」、「治療」有個另外角度的整體思考。後學不才,斗膽冒天下之大不諱,遵循「中華自然療法醫學」的主旨,提出個人心得與淺見,謹供同道及社會大眾參考,誠祈各同道先進不吝指教是幸。 [...]

中華自然醫學概論之一此療非彼療2022-01-12T15:35:53+08:00

節醫減藥與大健康

依據全球前五諮詢機構德勤諮詢發佈的《2020年健康醫療預測報告》中指出,中國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總人數共計約3.5億人,若不考慮一個人同時患兩種或三種〝三高〞症狀,其〝三高〞總人數已達中國總人口的25%,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三高〞國。 處理天下事,不外乎三個步驟:1.問題是什麼? 2. 為什麼? 3.怎麼辦?。本文依其三步驟提出「三分治,七分養」的主張,並以實踐「三六八健康促進系統工程」來達到「節醫減藥」讓慢性病有逆轉的可能而讓病者不必終身服藥而恢復到未病狀態。否則以目前中國的〝三高〞患者的總人數已達數億人之譜,若不能使之康復逆轉,仍然終身服西藥控制,就難以完成大健康的中國夢。 前言: 當今社會,雖然醫院越蓋越多,越蓋越大,病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治。人們一但罹患慢性疾病(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往往必須終身服藥。、而常年服用西藥者,都無可避免引發不同程度的醫源病、藥源病。面對如此的興一利又產生一弊的窘境和無奈,如何有效無傷的,系統性的化解這難題,就是醫改的重要當務之急,也是落實大健康旳重要前提。而醫改若能以「三分治 七分養」的方式達到全民節醫減藥的目標,全民大健康則更有實現的可能。 關鍵字:醫改  節醫減藥   三分治七分養   體內環保點亮自愈   內源性疾病  防治與逆轉   對抗療法(allopathy) 醫源病(iatrogenesis)藥源病(Drug source disease)自然療法(Naturopathy) 首務無傷(First do no harm) 適應原 (Adaptogen) 一、目前「醫改」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原因    1.1. 醫學的定義與內涵,因不同的生活環境與文化體系而各異;但是,養生 防病應該是世人共同需求與人權。而人們的生活起居、飲食之得宜等, 以及保健產業、生物科技產業,有機農耕等,正是自然醫學發展及大健康的實踐不可或缺的「食、藥、方」提供者。可是,幾乎各國政府的相關法規,都明文規定食品或主流西醫不認可的療法均不可標榜療效。現行法規顯然對‵療效〞的定義是狹義而欠周到的【注1】。    1.2各國的醫療衛生法規多以對抗療法(Allopathy)的還原論【注2】為依據;       而自然醫學界尚未能有系統性地發展到獲得各國的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的認可。    1.3.社會大眾普遍對琳琅滿目的保健品及各類自然療法(Naturopathy)欠缺分辨的智慧與專業而無所適從。    1.4.各類自然療法尚欠自律、自強及系統化。    1.5.其他  2  為什麼? 2.1.大多數人未瞭解自然醫學和自然療法有何區別?而且,自然療法(Naturopathy, curing & healing)  種類繁多,不易整合;其實,醫學為「體」,療法是「用」。 2.2.自然醫學雖已在歐美很多地區有其合法地位,在東方世界大多尚〝妾身     未明〞。 2.3. 社會大眾大多數不太瞭解〝最好的醫生〞其實是自己;欠缺選擇醫療的     [...]

節醫減藥與大健康2022-01-12T15:35:53+08:00

《中華自然醫學體內環保家庭健康管理課程》講師培訓

縱觀當今世界,健康危機日趨嚴重,猶如泰山壓頂。然而,中華自然醫學家庭健康管理的發展與落實卻是解決此一危機(上工治未病)的關鍵契機之一。可聚各醫學流派現有知識之長,避其所短,以人為本,化繁為簡,善用陽光、空氣、水、自然有機食物、食品等,恪守「首務無傷,論之有據,言之有物,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原則,通過調理、修養,鍛煉,「體內環保」健康管理等有效無傷的方法、步驟,説明人體三個基本量(物質流、能量流、資訊流)有序化而維持其和諧的動態平衡,來協助疾病的康復,維持健康。因此,中華自然醫學「節醫減藥 體內環保」家庭健康管理應是一門專業學科,是國民健康生活的落實,及胃腸、肝膽、三高等內源性疾病防治與逆轉的希望。 主旨 探討並體驗「中華自然醫學體內環保」在生活中如何簡便易行地調理胃腸、清理肝膽,進而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與逆轉,為世人提供有效無傷的具體生活處方。 說明 ① 什麼是體內環保(Endo-cleansing)?  淨化或維護人體體內環境細菌叢和胃腸機能的動態和諧,就是體內環保。 ② 為什麼要清胃腸 淨肝膽? 胃腸除了是人體唯一能消化、吸收食物、水及排泄糞便的組織器官外,更是人體與逾百兆微生物共生共榮的重要生理內環境,人體的免疫力逾70%與「腸相」正常與否有關,故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但是,自古就強調「病從口入」。       肝膽是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中醫認為:肝主疏瀉條達,「良」「惡」皆疏布全身。所以,一旦胃腸功能異常,膽管系統阻塞,將嚴重影響肝、膽、胰等器官的正常運作,也將導致消化、迴圈、呼吸、排便、排尿、神經等系統出現異常狀況,可能引發心臟病、關節病、憂鬱症、糖尿病、癌症等致命疾病。 ③ 如何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心腦血管? 法國名醫卡薩尼斯有句名言:「人與動脈同壽」。 人體大約從卄歲起就開始有廢物沉積在血管壁上,終有一天↑       若有不慎,往往淪入「養病千日,發病一時」(心梗腦梗)的宿命……       體內環保健康管理、主要就以胃腸。肝膽方面做研究探討。       透過自然有效而安全的「清胃腸 淨肝膽」,「123活血化瘀,滲濕益腎」等食療方,幫助世人遠離或緩減「三高」等慢性疾病,營造一個「生得順,長得健,壯得久,老得慢,病得輕,走得安」的自在人生。 課程內容 ① 自然醫學與大健康 ② 自然醫學概論(三流迴圈) ③ 中華自然醫學概論 ④ 生命之樹--中醫診斷學與自然醫學 ⑤ 中醫經絡學 。如何善用經絡儀、及判讀,評估自已的體質 ⑥ 人體內微生物掌控生命健康基礎 ⑦ 人體內酵素掌控生命健康活力 ⑧ 如何判讀西醫「肝膽超聲波檢測報告」及血相檢測報告等 ⑨ 從中醫「四診」問卷做健康評估 ⑩ 辨證論食 ⑪ 酵素、微生態學初探 ⑫ 節醫減藥 養生防病六通 ⑬ 體內環保三六八體驗個案探討 課程包含: 本課程乃是一項研習/健康自我管理、或在職、或創業的基礎課程。全部課程歷經 [...]

《中華自然醫學體內環保家庭健康管理課程》講師培訓2022-01-12T15:35:53+08:00

愛向我走來 許心華博士新書發表

相關報導 國共緊張期冒險返台 退休女教授出書憶生命故事 〔自由時報 記者王俊忠〕屬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教授許心華,年輕時隨夫婿赴日攻讀牙醫學博士,自己也取得日本心理學博士與美國等三料博士,1983年獲政、學高層延攬回台到高醫任教,當時國、共關係仍緊張,有戰爭可能,許心華與夫婿被親友笑指冒生命危險回台。這位愛台堪稱第1名的退休女教授把自己生命故事與行善歷程寫成回憶書《愛向我走來》,希望台、中兩岸能邁向愛與和諧的境界。 獲美日3博士學位 許心華回鄉寫生命故事 [中時程炳璋記者] 在美國、日本獲得3個博士學位的許心華,最近回到台南故鄉出書,藉由自己的生命故事,拉近現代年輕人理解嬰兒潮世代的生活背景。取書名為《愛向我走來》,希望兩個世代之間以此互相理解。 70歲的許心華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世代,經歷戰亂、戒嚴時期,她認為自己這一代都是為了賺錢工作,只要願意「勞力」就能買到房子與車子。 但現代的年輕人卻是為了生活在賺錢,工作壓力大,再怎麼努力也買不起房子,變成「勞心」,早上要喝咖啡,白天打手機遊戲。兩代生活方式的不同,當然與時代背景有關。 愛向我走來 許心華回憶錄發人沉思 [中華日報 記者陳治交]擁有心理學、自然醫學、中醫學三個博士學位的許心華,二十二日發表《愛向我走來》回憶錄,描述其生命歷程,投入慈善事業,以行動響應心靈改革。 許心華是日本愛知學院大學心理學博士,其丈夫謝天渝是日本愛知學院大學口腔醫學博士,夫妻兩人在日本奮鬥十年,之後選擇回到台灣,成為第一對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歸國服務的海外學人。許心華透露,當年她與丈夫毅然回台,可說冒了很大生命危險,當時國、共關係緊張,其家族大多移民美國、加拿大,很多親友笑他們回台是傻人、冒險之舉。 逆流勇上台灣媽媽許心華「愛向我走來」新書發表 [臺灣時報 記者鄭錫堯]有著「逆流勇上的台灣媽媽」封號的許心華再度出新書,今(22)日上午在東區耘非凡舉行發表會,新書內容是將生命故事與行善歷程寫成回憶書《愛向我走來》,期望台、中兩岸能邁向愛與和諧的境界。

愛向我走來 許心華博士新書發表2022-01-12T15:35:53+08:00

對自然醫學態度之拙見 A Few Points about Naturopathic Medicine

宇宙浩瀚大無外 事物精微小無內 No end of medical exploration just like no boundary of the wide universe, and no limitation of a fine element. 自然醫學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若有「山不拒土石而成其高,海不擇溪流而成其大」【註1】之胸襟,較易登堂入室,窺其堂奧。 常聽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在醫學學術領域中,往往也不例外。其實,坊間少完人,世上無通才。故凡能見賢思齊,見不賢當自省者,必是虛懷若谷之賢達智者,其所知所學,所用所為,自然「順乎天理,應乎人情;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註2】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naturopathic theories. Being broad-minded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and gain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naturopathic medicine. Just like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n [...]

對自然醫學態度之拙見 A Few Points about Naturopathic Medicine2022-01-12T15:35:53+08:00

自然醫學在美國的現況與美國政府對自然醫學的政策

詞及定義 依據歸屬於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的國家衛生機構NIH 中的全國輔助和替代醫學中心NCCAM 所描述“Naturopathy”, “自然療法”一詞,亦稱“Naturopathic Medicine”,作為輔助和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的一個系統,它的指導哲理、就是強調人類的“自癒力” vis medicatrix naturae。致於這類哲理及一個通詞 Natural Medicine 天然藥物則常被用於不同系統、學院及保健醫師團體,同時自然療法 Naturopathy 這個詞,在美國則特定用以標示一類,由有“美國自然療法之父”之稱的樂斯特醫生 Dr.Benedict Lust N.D.,D.O.,M.D.;而樂斯特醫生約在廿世紀初期,由德國將自然療法傳入美國,且將Naturopathy 這個詞的專利權買下,並在紐約市設立全世界第一所自然療法學院。同時也成立了美國自然療法公會。他除了強調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自癒力外,自然療法尚強調治病求本,整體觀念,而不是消除某特定症狀。強調防病,教育患者;優先應用最自然的治療方法,少用侵入性療法。他採用多種傳統式療法並融合於現代療法中;例如:水療法,手法技術,物理療法程式,植物性食療,草藥,順勢療法及針刺法等等。 自然療法在美國的應用,培訓,及其條規 據美國醫藥公會刊物所公佈的研究報告;美國人民在1997 年消費于自然療法總值為美元200 億的巨額費用。在2007 年,美國防病中心所作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在上一年度2006 年估計約有一百萬美國國民應用自然療法防病。 自然療法從業員,一般上都有一系列的培訓和相關背景。自然療法醫師,在美國四間特許自然療法學院,及加拿大兩間特許學院,修完四年課程畢業後即可獲取自然療法醫師的學位証書 N.D.( Naturopathy Doctor)或 N.M.D. (Naturopathic Medical Doctor)。要在有關學院修讀該課程,一般丘需擁有學士學位及標準醫科預修課程証書。所修讀內容:包括基礎科學(生物,化學,物理 ),自然療法學,自然療法技術,診斷技術及檢測,專科課程,臨床科學與臨床實習等等。在美國的15 個州屬及哥倫比亞區,他們必須通過“統考”(board exam.) 以便獲取執業証書。這張証書用以確保N.D.及N.M.D.的職銜在上述州屬中的法定地位。2006 年約有3000 名自然療法醫師N.D.在美國上述15 州屬執業,他仍各需遵守個別州屬法規。執業醫師N.D.及N.M.D.允許處方、進行小手術、針炙、及協助產婦生產。他們大多作為初級保健醫師,在學校進行體檢及每年體檢,提供生活起居與膳食諮詢服務;與其他保健醫務人員配合一起作業。 除正規自然療法醫師(即N.D.與N.M.D.)外,尚有所謂“傳統自然療法師”也提供類似服務;但卻不用處方、注射、X 光影像、或作外科手術。,他們通常在當地學院中受訓;一般是通過“遠距教育”如函授或互聯網課程完成。這類學院的入學資格,可以由毫無學歷者,高校文憑,到某些特定學位,或肆業於某些課程不等。學科課程內容長短不一,同時也沒有受到美國教育部的承認或認可,這類傳統自然療法師是沒有受到當授予執業証書的。自2001 年始,約有3600 名傳統自然療法師在美國當地執業。最後,其他擁有高級醫科學位的醫師們如:醫生(M.D.),骨科醫生(D.O.),整脊醫師(D.C.)等;都經過專業自然療法的培訓,故此,他們也用自然療法方式治病。 在美國有關輔助和替代醫學系統的研究與自然醫學的趨勢 在全世界中美國每年都在預算案中撥出約300 億美元巨額款項,交由國家衛生機構NIH 作為生化醫藥的研究。但美國的國家輔助和替代醫藥中心算是一個相對新的單位(10 年前建立),每年財政預算撥出款額僅1.30 億美元而已;這頊款額卻要涵蓋CAM [...]

自然醫學在美國的現況與美國政府對自然醫學的政策2022-01-12T15:35:53+08:00

氣罐花波療法對於改善現代文明病之臨床研究

摘要 人為什麼會生病?絕大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時代進步科學發達人類以車代步,除了減少運動機會,相對危險性增加;車禍造成的傷害嚴重者喪命,輕者後遺症往往隨著年歲增長免疫力變差而呈現出來。現代人由於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飲食不當、菸酒檳榔、失眠熬夜、退休老化、上班族打電腦久坐缺乏運動,以致氣血循環不良,新陳代謝不佳造成諸多文明病。生病之後最需要的是立即懺悔自己的種種不是,加以改過,而不是進出醫院,以為看了醫生吃一大把藥,就可以放心了。(1) 中醫主張去邪扶正是非常有道理。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現代文明病的主要成因是---新陳代謝不良,血液循環的惡化,造成氣滯血瘀,臨床上常見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四肢痠麻、頭痛失眠、坐骨神經痛,又以中醫長骨刺(即西醫所謂椎間盤突出症)壓迫到神經嚴重則為中風,行動不便。 西醫處置多以熱敷、牽引、中週波復健治療為主,配合服用肌肉鬆弛劑藥物;嚴重者施打止痛針,內含類固醇對人體多少造成傷害負擔;若嚴重椎間盤突出則建議動手術切除,風險在所難免;中醫則以針灸、刮痧、推拿、熱敷、拔罐配合中藥內服調理多可痊癒。但是對於因為身體病痛而造成的身心障礙情緒失調,西醫多給以鎮定劑舒緩,實為治標不治本。 1.緒論 現代的上班族工作壓力大,熬夜失眠及運動不足,氣血循環不佳,氣滯血瘀容易形成乳酸堆積造成痠痛。醫學已經證實:新陳代謝不佳以及飲食不均衡,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造成諸多慢性疾病,如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失眠、肝功能障礙等文明病。其實現代人的壓力除了來自工作及人際關係之外,大環境的破壞,如臭氧層、輻射、紫外線、電磁波干擾、噪音、廢氣、人工添加物也是壓力的來源,更是疾病的元凶。 根據西醫的理論,頭痛就開普拿疼止痛藥,肌肉痠痛就給予肌肉鬆弛劑,血壓高就給降血壓的藥,屬於急症性治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偏向”果”的治療。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現代疾病的主要成因(2)--血液循環的惡化。亦即要治療現代病只需針對ㄧ個共同的《因》—血液循環。既然血液循環的因果無法在西醫理論中找到答案,我們就從中醫理論中探索。事實上整個傳統中國醫學就是在說明血循環,治循環的病症是中醫的專長。許多西醫無法回答的現象和人體運作的原理,都可以在中醫理論中找到合理的解釋。氣才是解決現代病的重點,中醫對於氣的說法-指的是《共振原理》,乃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其實是一種振動頻率,愛因斯坦也曾說:生命一切皆振動Everything in life is vibration!近代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de Broglie)提出任何物質都具有波粒兩重性,即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從生物到非生物每時每刻都在振動。而且,每一個物質都有其內在的固有振動頻率,或稱為共振頻率。Natural Frequency_Reonant Frequency ,有機體(Organism)可以有多個共振頻率,人體各部分皆有其振動頻率,有機體本就是一個微弱而精細的自然電磁波振動系統。大到肝臟、心臟等各器官組織,小到組成機體不同細胞都有其特定的振動頻率。生理和心理的壓力,都會使得相應的細胞與器官組織的諧振頻率發生偏移或振幅改變。 身體每一器官和細胞,都有自己獨特的振動頻率,如身體受傷,特定細胞的頻率受到干擾而沒有即時調理,久而久之,鄰近的細胞,組織與器官甚至身體最終都會受到影響。 一般醫學以(粒子)化學變化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狀況,信息醫學以(波)物理能量來詮釋生命現象。(3)李察吉爾醫師(Richard Gerber)在其共振醫學論著中特別提到夸克(Quarts)般大小的花波以晶樣矽膠狀的結構在人體全身中快速移動、放大,並釋放至七輪再返回至肉體,以正面的能量頻率至不平衡的部位進而產生共鳴共振現象,以達到身心靈健康。 身體的細胞由於功能的不同,細胞的種類也不同,基本的分子或原子當然也不同,但原子的基本構造是相同的,每個原子都是由中子質子構成原子核,每個原子核都被不同數目的電子圍繞著,並向外釋放出能量造成種種波動,或成粒子狀或呈波狀,也就是波粒二象性。 這些波動就是所謂的物理波,而宇宙間有六種波---電波、磁波、音波、光波、水波、意念波。一般能用儀器檢測頻率是屬於電磁波,人體的生命以各種不同的頻率向外界發出獨特的生命信息,讓自己這個小宇宙與大宇宙隨時地產生共振共鳴,以維持身心靈的健康。所以中醫的精氣神,印度醫學的七輪,都在詮釋身心靈整合醫學的重要性。而花波療法正是不折不扣的生物物理性治療。每一朵花都有其獨特的信息頻率波動,每個人的身體與內在的情緒變化也都有獨特的頻率波動,因而氣罐療法與花波療法相結合,相信對於處理現代文明病及所衍生的情緒問題,會相輔相成有助於身心靈的療癒。 1.1研究動機: 本人從事氣罐療法多年來,對於客戶的狀況多數可以達到效果,但是客戶可能是因為久病不癒而影響情緒,尤其慢性病急不得,在治療過程中不免情緒反應甚至想放棄,本人看了實在不捨,憶起自己當年受傷時痛不欲生的畫面,在疾病纏身的同時身心備受煎熬,唯有自己親身經歷才能感同身受!突然想起與許心華博士學習的花波療法,剛好可以應用在客戶療癒過程中的情緒障礙,於是著手進行氣罐花波療法的研究,期待為病患治療身體的同時也能舒緩他的人格情緒障礙,提升正能量相輔相成,達到身心靈和諧的最佳健康狀況。 1.2研究目的 一.探討氣罐療法結合花波療法對現代文明病痠痛之改善 二.提供西方醫學除了傳統醫療以外的東方醫學另類療法 2.氣罐療法之原理及臨床應用 2.1.起源與發展(4) 拔罐療法起源於中國,是中醫治療的重要部分。與針灸、刮痧、推拿等療法同宗,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特別療法。拔罐療法是以特製的罐杯為工具,採用燃燒或抽吸等方式,排除罐杯內空氣形成負壓,使之吸附在人體表面穴位或治療部位上,對於局部皮膚形成吸拔,造成該處充血或瘀血,以此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最早記載拔罐療法的古醫著,是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已有使用「角法」治療痔疾的論述。晉代醫家葛洪在其醫著《肘後備急方》中,有用獸角拔膿血來治療瘡瘍膿腫的記載。 在唐代拔罐療法已普及應用到治療外科膿腫用排除膿血和毒液;宋代古醫著《蘇沈良方》中記載了用『火罐』治療久咳的方法,足見宋代的拔罐療法已擴展到治療內科疾病。清代醫家趙學敏在醫著《本草綱目拾遺》中有拔罐療法治療多種內科疾病詳細記載:「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或頭痛,則合於太陽、腦戶或巔頂;腹痛,則合於臍上。罐得火氣,合入肉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水氣出,風寒盡出,不必服藥。 清代醫家吳謙在《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記載了拔罐配合中藥針刺治療癰疽印證的方法。 拔罐療法的罐具由古代的角罐、竹罐、陶罐、瓷罐發展到近代的玻璃罐、金屬罐、塑膠罐、橡膠罐等在排氣方法上從吸允排氣法、燃火排氣法發展到抽吸排氣法、電動排氣法,現代科技發達,拔罐療法更是進步到微電腦全自動吸放,時間長短、力道大小、吸多放少、長吸短放,皆可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調整,謂之【氣罐療法】,易學易懂、容易操作、適用範圍廣泛、除了是專業醫師的得力助手,更深受一般民眾的喜愛。 2.2.氣罐療法之原理 氣罐主要是應用物理學的原理,讓機器透過吸取罐杯內空氣後造成罐內負壓吸附體表,此時血管擴張,再由機器釋放氣體至罐杯內,讓血管收縮。同時由於吸力的機械刺激,牽拉了皮膚、肌肉、神經、血管及皮下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的內分泌反應,調節了血管的舒縮功能和管壁的通透性,經由一吸一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循環若通暢,新陳代謝良好,氧氣及營養才能經由血液正常供應到細胞,提升免疫力。 經由氣罐療法,局部範圍會出現紅腫瘀現象,若是呈現紅色表示該處有瘀血如附圖(一),顏色越深表示該處淤塞程度越嚴重,若有呈現腫起表示該處氣滯不通如附圖(二),若起水泡如附圖(三)則表示該處有濕毒,特別是針對曾經受過傷的地方,因為受傷時造成局部微血管破裂形成瘀血現象,一般人大都忽略以為自己會好,等到有一天年紀大了抵抗力較弱時,該處瘀血越來越嚴重,造成氣滯現象,如果變天了該處便覺得痠痛,若壓迫到神經甚至會有麻的感覺。經由氣罐療法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舒緩該患處之不適。不過氣罐療法也有一些禁忌須注意,歸納為以下幾點: (1)嬰兒和年紀太大的老人 (2)孕婦及月經中的婦女 (3)皮膚病及嚴重過敏者 (4)骨折、潰瘍、癌症末期患者 (5)中度或嚴重之心臟病、意識昏迷、精神病等患者 (6)極度衰弱、重症糖尿病、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等患者 (7)惡性腫瘤、急性傳染病等患者 附圖(一) 血液循環不好的部位才會紅 附圖(二)有氣滯的部位會腫 [...]

氣罐花波療法對於改善現代文明病之臨床研究2022-01-12T15:35:54+08:00

巴曲花波療法應用於親密關係諮詢之研究

摘 要 本論文首先介紹了親密關係的理論,以及巴曲花波的由來、製作方法以及治療方式。第二章則嘗試整合各種親密關係的理論,結合個人的生命經驗,設計出一套以30天練習為基礎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練習。第三章則以一個具體的個案,結合前述的練習以及巴曲花波療法,轉化個案的夫妻關係。 本研究認為結合個人自我練習以及巴曲花波療法,以改善親密關係的品質,在理論和實務上都是可行的作法。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個案以及實驗,以擴大巴曲花波以及各種整合、折衷式的治療方法的運用。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我國中時在升學壓力下,開始迷戀愛情小說及漫畫,尤其愛看西洋的愛情小說。一本看過一本,經常看到廢寢忘食。我從書中獲得許多如何和另一半相愛的材料及資訊。我深深期待幻想有一天我的白馬王子,我的真愛伴侶會出現與我邂逅,和我展開一場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戀愛。這樣浪漫的想像特別能支持我,讓我存活於我對原生家庭不滿無奈的情況中。 我是那種事事依照書中專家指導做事的人。因此青少年時期開始,我即非常留意研究如何成功談戀愛,追男朋友,避免衝突吵架,降低離婚機率,如何經營成功的婚姻,仔細記錄其中的注意事項,原則、步驟、流程、時機等,準備好未來如果進入婚姻,可以一舉成功,不用重蹈覆徹。 在我踏入婚姻之後,果不其然,我擁有幸福甜蜜快樂的家庭,我們生活宛如在天堂裡。我和老公非常相愛,相處很好,即使結婚五年了,仍是如同初初相愛。沒想到老天給我最大的考驗不是關係中的衝突,而是死亡……和我最愛的人「死別」,很遺憾的,我老公在2002年因病過世。我的人生卻也因此開啟心靈探索成長的道路。 多年之後,我終於再次遇見真愛伴侶,從一開始的來電,約會三天即決定在一貣,迄今六百多天的日子中。幾乎天天在一貣,其中的碰觸激發出的,除了許多的愛、啟發、激情、支持外,還有過往的創傷、不完美的自我、憤怒、自責等,一波一波如同潮浪地襲向我們。幸運的是由於我們兩人都曾修習過心靈成長課程,也對自己很了解,醒覺程度很高,心靈敞開的速度很快,在時時保持自我覺知之後,容易在負面的情緒及狀況發生時面對,然後放下。學習相互支持也被支持,溝通接納。 由於自己多年從事心靈諮詢工作,找我心靈諮詢的朋友中又多是與愛情、情感有關的議題居多。我因此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規則或是運用哪些靈性方式,讓人可以更容易得到真愛,享受真愛?並且整理成系統化的方式以便讓人容易學習。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許心華博士,並且開始接觸巴曲花精,深深著迷於花精的世界,並且開始探索花精療法運用於親密關係的療癒的可能。由於自己先前已經嘗詴整理過親密關係的自我療癒的方法與規則,這些方法多半來自於許多的心理輔導老師以及靈性導師的著作,偏向於自我的醒覺與觀察,這跟花精直接透過吸收進入身體產生轉化,剛好是兩種不同的路徑,一個走心理,一個走生理。但是兩者的治療目標和對生命、疾病的觀點卻是相通的。 在本論文中我將研究、整理親密關係、心靈成長的規則,整理成一個透過30天的自我修練學習,而可以提昇自己能力的練習手冊。而在論文的後面篇幅,則是結合巴曲花精的運用,實際進行一對夫妻個案的諮商,並轉化提升他們親密關係的過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建立提升親密關係的自我練習方法,建立系統化的方法,以方便一般社會大眾進行自我提升,以及專業工作者進行助人工作時使用。 研究巴曲花精運用於改善親密關係的方法與效果,並結合其他途徑治療方法進行整合性療法的可能與侷限。 透過實際個案的運用與檢討,發掘結合自我醒覺與巴曲花精的整合性療癒方法的可能。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使用文獻研究法以及個案研究方法,兩者方法結合,以完成研究目的。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指的是「已發表過的、或雖未發表但已被整理、報導過的那些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文獻不僅包括圖書、期刊、學位論文、科學報告、檔案等常見的紙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實物形態在內的各種材料。 文獻研究法的一般過程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分別是: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搜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研究法的優點在於分析成本較低,工作效率高;能夠為進一步工作分析提供基礎資料、資訊。雖然可能蒐集、閱讀、分析的資料不夠全面,但是對於時間、資源資源有限的研究者來說,文獻研究是個方便易行的研究方法。 文獻大致可分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或稱為零級、一級、二級、三級文獻。 零次文獻也稱第一手文獻(primary documents),即曾經歷過特別事件或行為的人撰寫的目擊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實況紀錄,是未經發表和有意識處理的最原始的資料,包括未發表付印的書信、手稿、草稿和各種原始紀錄。 一次文獻也稱原始文獻,一般指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術的專著、論文、調查報告等文獻。 二次文獻又稱檢索性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文獻特徵、摘錄其內容要點,並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於查找的文獻。 三次文獻也稱參考性文獻,是在利用二次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對一次文獻進行系統的整理並概括論述的文獻。此類文獻不同於一次文獻的原始性,也不同於二次文獻的客觀報導性,但具有主觀綜合的性質。 在全面搜集有關文獻資料之後,經過歸納整理、分析鑒別,對一定時期內某個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成果和進展叫進行系統、全面的敘述和評論。綜述分為綜合性的和專題性的兩種形式。綜合性的綜述是針對某個學科或專業的,而專題性的綜述則是針對某個研究問題或研究方法、手段的。 一般情況下,文獻綜述由下列五個步驟環節組成。 第一步,確定綜述的選題。 第二步,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 第三步,整理文獻。 第四步,撰寫綜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綜述初稿,並完成文獻綜述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針對單一個體在某種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廣泛系統地收集有關資料,從而進行系統的分析、解釋、推理的研究方法。可以區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 狹義的個案研究是指對單一特定的人、事、物所做的描述、分析及報告。 廣義的個案研究則可界定為:採用各種方法,收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資料,對單一個體或一個單位團體作深入細緻研究的過程。 個案研究法廣泛的被使用在學校教育教學、心理諮詢、行為矯正等工作上,心理學中許多著名的個案研究是由S.佛洛伊德記述的。他用臨床分析法廣泛地和病人交談,收集到許多資料,從而提出關於夢、防衛機制等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個案研究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確定研究對象。研究者應根據個案研究的目的和內容,以及對個案問題行為的界定,選擇典型的人或事為研究對象 收集個案資料。全面地收集個案資料是個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證。但是個案研究收集資料的內容是由研究問題決定的,一般包括當事人從出生到現在的生活史、家庭關係、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的特點,根據研究的需要,也常對當事人作智力、人格等測驗,或向熟悉當事人的親人、教師作調查。 診斷與假設。在廣泛收集個案資料的基礎上,常常還需要對相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測詴,以診斷問題的癥結所在,推論原因——主因、次因、遠因、近因等,形成初步的假設。診斷最好能有標準化的測驗量表。 個案分析與指導。個案研究收集到的資料往往比較粗糙、瑣碎,難以直接解釋問題,因此需要用邏輯思維的方式對有關資料進行理性的加工。個案研究不僅僅要提出研究的問題,還需要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指導性意見。 [...]

巴曲花波療法應用於親密關係諮詢之研究2022-01-12T15:35:54+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