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 如何遠離或逆轉「三高」等內源性疾病? 以下影片由  何永慶 社長  為您解說 生命之樹1 生命之樹2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 發行人/社長 ●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 副主席/執行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健康促進教研中心 主任

生命之樹2022-01-12T15:35:52+08:00

中醫智能體感儀應用於營養療法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黃帝內經》是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醫書,並說養生之道在「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現代人因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有些人可能還要照顧家人、小孩,因此心煩、勞累、導致緊張、焦慮、失眠、缺乏某些營養素、作息不正常。長時間下來,就算是健康的人也會生病、導致有慢性病發生,影響一生。    因此,本研究以整合醫學為體,量子花波療法與分子營養療法為用,獨創全方位的量子分子整合療法。給予一般民眾改善情緒、補充營養素,並透過中醫智能體感儀觀察體質改善情形。經研究,以花波對情緒及人格特質調整有顯著幫助,營養素對身體缺乏相對養分營養之細胞也有顯著幫助,二者合一應用在個案,配合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的正常化,有明顯幫助。    研究過程,也遇到已病之人、欲不醫而靠自己的方法自癒,卻觀念不對、方法錯誤、又不聽從醫囑,因此檢測到其體質每況愈下,雖為醫療保健從業人員,也愛莫能助。    建立正確觀念、導正不良習慣、避免慢性病形成,是身為自然醫學、整合醫學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師所期望,也才能治未病、以養生學平衡免疫系統,達到健康促進之目的。    關鍵字:花波、營養、慢性病、中醫學、量子分子整合療法 English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is a medical book handed down by the ancestors of China, and it says that the way to keep good health is "a regular diet, a regular daily life, not overworked, so [...]

中醫智能體感儀應用於營養療法之相關研究2022-01-12T15:35:52+08:00

量子花波療法~從量子醫學談花波~

中文摘要 中華自然醫學公報基礎理論要點中提到:「生命現象 是物質、能量、信息在一定時空中,有序的多層次的動態和合展現。信息以物質、能量做 載體,調控整合物質、能量,三者並存互動轉化而不可分割,但三者相互不可替代。生命的本質特徵,是自我生成、自我複製、自我更新、自我調節、自我療癒、自我適應的有機統 一活體 」。在人 體黑箱裡也是一樣,常規醫療,如藥物、食物經過生理系統和生理功能 成 為 分子轉移;能量醫療如針灸、氣功經過經絡系統和臟器協調變成電磁傳導;信息醫療如靈修、禱告、冥想、 花波 …等等則經過信息系統和天人相應成為量子共振。而生理系統、經絡系統和信息系統也是互通的。 根據本草備要,花露療法是中國老祖宗的遺產,花波療法是花露療法的延伸,可以改善生物體的情緒而令其獲得身心靈健康。巴曲醫師的療癒 哲學是藉由花朵的波動頻率調節生物體的波動頻率而達到平衡情緒的效果。 WHO宣佈, 2020 年憂鬱症與癌症將並列疾病排行榜首位,世界各國預防醫學專家與各專科醫師將負起時代的使命,除了研發沒有副作用的藥物和針劑之外,更須研發自然療癒的方法,重視藥膳食療 營養 ,降低憂鬱症與癌症的人口比例。因此筆者三十多年除了致力 發表花波療法的科學理論 與 基礎、個案研究之外,更以國際文獻來 強化 推廣巴曲花波的重要性 。進而以量子生物物理學與全息醫學的理論為基礎,研發智能科技儀器,應用電磁波感應技術轉換成數字 化的生物電磁性信息,從而得到生物體有關身心靈具體的健康或異常訊號 。其中 以人體氣場軟件與花波 心理諮詢資料庫的建立 最具特色 ,可 作為情緒與人格特質的分析,再配合花波調節情緒,激活人體自癒系統達到平衡狀態,使人免於病痛威脅,獨創量子花波療法 。 #人體頻率 #量子共振 #量子生物物理 #量子花波療法 英文摘要 The basic theory points of the Chinese Natural Medicine Bulletin [...]

量子花波療法~從量子醫學談花波~2022-01-12T15:35:52+08:00

对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浅识与建言〈二〉

别让病毒〝爱〞上你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今年漫延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正名为新冠病毒(COVID-19)。该病毒不分国界、不分区域、不分种族,不分贫富尊卑,到处漫游。尽管各国各地都「严阵以待」,纷纷以封城、禁止旅行社出团等等因应措施,虽付出了鉅额的经济代价,但其成效并不彰……疫情依然势如破竹席卷世界,而且,病毒还随机应变地不断变种,让人类防不胜防,疲于应付…… 常言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同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正气先衰,而后邪客之」。(正气者,泛指人体的整体自愈力(或可称为生命力)及正向思维;邪者,泛指包括各种病毒在内的各内、外致病因素) 所以,如何做好公共卫生及如何增强自我的自愈力,防止感染才是医界和全民应知的重要议题。 Preface: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that keep sp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this year has been renamed by WHO as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The virus travels everywhere, regardless of borders, regions, RACES, wealth, or rank. Although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getting ready to battle", they have taken measures to [...]

对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浅识与建言〈二〉2022-01-12T15:35:53+08:00

对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浅识与建言〈一〉

体内环保是正气存内的关键 摘 要: 中华自然医学认为:「木先腐而后虫生」,同理「正气先衰而后邪客之」。今流感之为患,实在是人体内积毒太多,致使外神(病邪)通内鬼(毒素),这才是新流感使人致病的重要因素。若能通过有效无伤的「体内环保」「养生防病六通」,即观念通、二便通、经络通、胆管通、气血通、汗腺通,使外因失去内因的接应,则新冠病毒(COVID-19)等流感及其它疾病,根本不足为患。 关键词: 新冠病毒(COVID-19) 体内环保 自然疗能(Medicatrix) 养生六通(观念通、二便通、经络通、胆管通、气血通、汗腺通) Abstract: According to Chinese natural medicine, "wood rots first, then insects grow". Similarly, "vital energy decays first, then evil occupies it". Today's flu is becoming a scourge becaus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human beings is fragile, Too much toxin accumulates in the body, causing [...]

对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浅识与建言〈一〉2022-01-12T15:35:53+08:00

量子花波療法與中醫氣場之研究

中文摘要 根據本草備要,花露療法是中國老祖宗的遺產,花波療法是花露療法的延伸,可以改善生物體的情緒而令其獲得身心靈健康。人體有物質身體與能量身體, 分為 生理系統 分子轉移 如食物 、 藥物 、經絡系統 電磁傳導 如針灸 、運動 以及信息系統 量子共振 如自然 、 花波其中經絡系統以及信息系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本人多年來致力於研究經絡運行對人體健康的對應關係與調理,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情緒困擾問題越來越多,配合量子花波療法可以矯正人格、改善情緒、淨化心靈效果顯著。在教授的指導下研發經絡花波,並利用現代最新尖端科技智能體質感應儀,它能夠抓住中醫的氣並予以數據化,可以檢測中醫人體氣場、氣機能量及全身能量分布狀況,氣機體質圖可以顯示哪一條經絡瘀堵,再利用針灸、按摩、推拿、刮痧、溫 熱、氣罐等方式進行疏通,並針對個案的情緒開立適合的花波,內服外調,相輔相成,徹底改變中醫予人不科學的刻板印象,真正落實中醫科學化。研究證實經絡 花波可改善病人情緒並平衡身、心、靈達到和諧的最佳健康狀態。 關鍵字: 物質身體 能量身體 經絡系統 信息系統 ABSTRACT Root herb, the flower dew method is 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ancestry, the flower wave method is an extension of the flower dew method, can improve [...]

量子花波療法與中醫氣場之研究2022-01-12T15:35:53+08:00

This Therap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Abstract: The naturopathic medicine, makes use of the the major elements of adaptogen such as natural principles, rules, prescriptions, drugs and foods, to eliminate the causes of diseases, cut off the pathogenies, and resolve the pathogenesis. 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natural principles, rules, prescriptions and drugs with the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Allopathy [...]

This Therapy Is Different From That2022-01-12T15:35:53+08:00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

Reflection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 Health A.Foreword As the saying goes,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 There are two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tarting a fire: A spark, and “dry wood”. Therefore, a single spark in a forest plagued by drought can quickly start a [...]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2022-01-12T15:35:53+08:00

乾柴烈火

從「乾柴烈火」的角度談新冠病毒肺炎疫病的防治(及個人健康的促進) 俗話說:乾柴烈火。有「烈火」的種(因),還要加上「乾柴」(及/或自燃的油、助燃的氧...—-不可或缺的搭配條件)才燒的起來,才有機會「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果)。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是火種」,要碰上有「乾柴的體質」(免疫力差——失常的營養、壓力/情緒、睡眠、運動...等因素易造成)的人,才會被傳染,有症狀、需住院,甚至死亡。 若只有火種,沒有乾柴,將無從著火、不會釀成火災!所以大部分民眾曝露在疫病流行的環境下,並未得病,因為他們健康,不具備易着火的乾柴體質! 本次疫情剛開始時都認為老人家們體弱,應該容易感染、症狀病情比較嚴重,應為老人得病為主。現在發現體能極佳的知名籃球健將、肺活量一定好的聲樂家、活蹦亂跳的年輕人也照樣得病,甚至死亡,為什麼?可能他們當下具備容易着火的乾柴體質。 面對新種的冠狀病毒,全球以西醫為主流的醫療體系紛紛全力在「滅」「烈火」方面下功夫:快速而準確的檢測方法、能及時抑殺病毒的抗生素、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似乎當前都沒有可以立即全面施行、安全而有效(甚至價廉)的防治工具。所以目前全球都只好「消極」(passive)的面對病毒「火種」:帶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最好減少不必要的出門...,嚴重時只好停班、停課、隔離,甚至封城、鎖國...。就保命的角度,大家都得「順時鐘」的聽從衞生首長及醫療專家的專業建議,但沒有收入、百業蕭條,老百姓、各行各業負責人/從業人員及主政者...何其焦急、憂慮、緊張及擔心、害怕啊! 當前比較「積極」、「科學實證」的方法就是等「疫苗」硏製出來,也許三個月、半年、一年...。可惜有時候緩不濟急,年長體弱的在這段時間等不及,就走了!理論上,合理而安全有效的疫苗要經過研發、測試、試用、觀察、追蹤、評估,通常要一至兩年才能研製施用。只是病毒也不斷的在蛻變、適應、變種,到時候能多有效達到免疫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假設有100個人是具備「乾柴」的體質,遇到此次新冠病毒的「烈火」,遲早會得病。若現在已40人受傳染,另外60人則因隔離、封城、鎖國得當,暫未得病。但若關在家𥚃吃得腦滿腸肥、又不運動、壓力大、焦慮鬱悶...,可能更具乾柴體質。等疫情似乎控制已穩,大家又出門回復正常的工作、求學、社交、休閒...活動,在疫苗尚未研製使用前沒有免疫力,一旦遇到一直存在、甚至變種的新冠病毒,再一次的疫情擴散、再一次的隔離、封城、鎖國...,各國及全世界再一次的更加蕭條、動盪,理論上是很有可能,必得更加注意及更有效去防備的! 感謝所有主流西醫為主的專家、學者、醫療人員、醫政人員這段時間不眠不休,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的為大家在「滅絕新冠病毒烈火(火種、病因)」上所下的功夫及貢獻。所有這方面應做的、能做的,在各國政府全力的應對、處理下都儘可能的做了,防治效果目前也如大家所見,暫時達到某一程度。目前世人都在等待、盼望有效疫苗的早日製作成功,全面施打後能徹底防治此次疫病,以便回復正常的生活。 唯,在「滅烈火」方面暫無進一步積極有效的作為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從另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改善大眾個人的「乾柴體質」,來快快下手!?一個巴掌拍不響,沒乾柴,再厲害的火種也燒不起來、就算燒起來也只是小火,也許就不要住院、更不會要人命了。 這次新冠病毒所造成的肺炎因產生粘性分泌物會覆蓋在大小氣管道及肺泡上,阻隔氧氣,使之不得其門而入、無法經肺泡擴散進入血液循環,終致重症病患缺氧致死。既使用呼吸器灌注氧氣往往也不見其效。 許多不同的醫療、健康領域各有許多不同的處置、調理的方法,如——- 在中醫:從初期的寒溼郁肺、中期的疫毒閉肺、重症期的內閉外脫,到恢復期的肺脾氣虛,根據病證,如銀翹散、普濟消毒飲、麻杏石甘湯、九六平(九味羌活湯、六味地黃丸、平胃散)...等,在不同的階段使用都有相當不錯病情改善的效果。臨床實驗證明具有抑制病毒DNA、RNA生命週期能力的牛膝、夏枯草,能促進白血球吞噬能力、淋巴球細胞轉換力的南五味子、何首烏...等,無論在西醫有效抗生素是否研製出來之前或後,遵照中醫師的臨床專業及經驗,應該可考慮用來發揮很大防治疫病的效果。 肺臓與大腸息息相關:中醫認為肺臟與大腸互為表裡、有時候甚至還建議吃胎便治病;自然醫學老早就主張要吃酵素、益生菌、斷食,甚至大腸水療、排毒;西醫這五、六年來對人體腸道微生物(microbiome)、腸—-肺軸(axis)、腸—-腦軸、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已有極多實證的研究及瞭解。大家當下應積極改善腸道健康來直接、間接的提升免疫力、減輕腸道異常所導致的肺部功能失調。用熱(Hyperthermia):藉由提升體温,可增加血液/淋巴循環及免疫力。有些特定波長红外線的熱療裝置,15分鐘即可在統計學上有意義的增加粒腺體的功能(預存能量、運作效率、生物能量健康指標/mitochondrial —Spare Respiratory Capacity , Coupling Efficiency , Bioenergetic Health Index),可用來保養、健身、防病,甚至,對疾病的康復亦理應有助。.......還有無數可能會增進個人健康、改善「乾柴遇火則燃燒」體質的重點及方法,如—— 健康的吃:飲食金字塔、營養、細食/慢食、少食、素食、斷食、酵素、益生菌、纖維... 痛快的排:大便、小便、呼吸、流汗、肝臟的毒素轉換、月經... 正直的脊柱姿態:「理直」,道路直而通𣈱,則「氣壯」—-脊柱的調整 舒暢的動:身動—-等張/等長、心「不」動—-動心求靜、定、安、空 沈穩的睡 安全的住:聲、光、電、熱、磁、輻射... 快樂的活在當下:正向思考、多關心他人、音樂、花精花氣、芳香精油、色彩光照... 無論東方的/西方的、古老的/現代的、物質的/能量的/訊息的...,都是世界各地很多人目前正在使用的健康理論及方法—-有的已經過西醫的科學驗證,對人類健康的促進與疾病的防治極有幫忙,如中醫、腸道微生物;有的可能「傷財」而沒效;有的則可能根本是胡扯而「勞命」、「要命」! 民眾不知道孰真孰假。但人心及潮流在變:現在大家並不只是期望在主流西醫照顧下身上插滿管子不死!兒孫到病榻看我,我不省人事根本不知道,一拖多少年,傾家蕩產,但是我「活著」;只是被動接受「疾病的診斷、疾病的治療與疾病的復健」,或消極的「預防疾病」(好像求學的目的但求「預防留級」,混個文憑),不生病就夠了。 經濟生活改善,民智益開,愈來愈多的民眾求的是如何前贍而積極的「評估健康、調理健康和長保健康」,到80、90甚至100歲,仍能遊山玩水、含飴弄孫!等我著了火再滅火救命已是嫌晩而不夠的,民眾更需要的是如何能有效的健康自己的身心,沒有乾柴可燒的體質! 這正是我們所有以從事醫療及健康服務為職業、事業及志業的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無論西醫、中醫、自然醫學、功能醫學、生物能/訊息醫學...各領域的工作者,心態上應更虛心、更寬廣;作為上應更精進、更實証,大家聯合起來為人類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務與醫療照顧! 古人說:身強為健,心怡為康。祝大家「體質」健康!不是「無才便是德」,而是無「柴」便是康、便是福、便是壽!不變應萬變:只要不具乾柴體質、身心健康,管他是否新冠病毒疫情的二度再發、管他日後其他流行疫病的病毒火種再起,又能奈健康如我者如何!!在全球大家都配合政府當前防疫(滅火)政策及等待抗生素、疫苗的同時,請開始學習並努力改善自己乾柴的體質吧! 林承箕 2020.04.14於台北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    [...]

乾柴烈火2022-01-12T15:35:53+08:00

中華自然醫學概論之一此療非彼療

摘要: 夫天下事,悟道方能明理,明理而後知善法,行善法才能慎始善終。 再有,思路決定出路。同理,思路決定活路。現今世界,醫療與世人健康問題,沒因科學、醫學進步而更健康……其因何在?後學不揣淺陋,特將何以至此的關鍵原因,以「此療非彼療」乙文再次陳述。謹供立法者、學界、醫界及社會大眾卓參。以期能出從羅輯上和理論上找到思路而衆生安康。因後學學識淺薄,掛漏萬之處,尚新各方賢達不吝指正是幸。 前蘇聯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伊索拉爾.萊克曼博士Dr.Israel Brekhman ,針對時下醫界普遍性存在的醫源病(Medical sources disease)、藥源病(drug source)難以善後的窘況,在上一世紀七十年代就提出,「適應原」(Adaptogen)的觀念。得到世界醫學會的認同。 適應原,其條件有三: 無毒、無副作用。(nontoxic) 廣效性,其作用不限於特定的臟器、器官。(nonspecific) 具使身體各機能正常化作用。(normalization) 【能調整激發全身,使全身正常化而達到體內動態平衡 (Homeostasis)或自癒力Self-curative power or Self-healing ability】。 自然醫學之醫,是以合乎「適應原」要件的自然的理、法、方、藥、食來化除疾病之因、斷除療病之源、化解疾病之機。與對抗醫學(Allopathy)「對症治療」的理、法、方、藥,在本質和手段上,都大異其趣。故凡立法者、醫者或民眾,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由於幾乎全世界各國的醫療衛生法規,大多數都以對抗療法(Allopathy)的理論為依據,從醫藥診斷、治療、療效等的定義,難免窄化而專斷,與世人對醫療的需求及健康促進(Health for all)往往是不相吻合;與自然醫學的醫療內涵與定義,亦是大異其趣。本文謹以「順」、「逆」的學術觀點,擬將中華自然醫學與對抗醫學的差異與不同,解釋清楚,期使橋歸橋、路歸路,彼此可互補與尊重。 關鍵詞:順治  逆治  病因  萬病一毒  病機  .適應原(Adaptogen) 引言: 一九七九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二十一世紀,人類必將發展四個醫學。而於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二○○一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大會》上,由台灣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創會會長 陳紬藝中醫師發表了《世界四大醫學療法分析表解》(如圖表),高瞻遠矚地把『中醫』與『自然醫學』結合在一起,並言簡意賅地列表,將中醫、西方自然療法、順勢、同類療法,歸類為〝順治〞,把對抗療法(西醫)歸類為〝逆治 〞。後學認為,全世界所有的醫學、療法、應該萬流歸宗,即順乎自然。 一、認識中華自然療法醫學 陳總會長有感當今醫理難明,醫道日衰,擬訂「依據國父遺教、提倡醫道革命;復興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大同」二十四字,懸為終身奮鬥之目標。於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創辦了「大同中醫」雙月刊 (於一九八四年三月更名為「自然療法」「註一」);於一九九二年更把西方的同類療法、自然療法及中醫藥學三種醫學結合起來,成立了廣義的「中華自然療法醫學」。其學術思想唯「順治」是尚;其旨在宣揚中國的和世界各國的自然療法醫學,建立人人醫學以及預防醫學。   後學認為,其之所以可以稱為「中華自然醫學」,是因為能順乎自然,應乎天地;依乎中道,適乎人情;合乎規律,通乎易理;感乎萬物,安乎時空。所以,凡能依此宗旨維持天、地、人、動態平衡、和諧的理法、方、藥、食者,皆可稱為「自然療法」,也可稱為「中醫」--依中道、順應自然的醫學。如此「中醫」二字的解讀不再只侷限於以中原地區發展出來的區域性醫學?它的意義及內涵可廣及世界各地?更有促進世界大同的可行性。「註二」 二、「順」、「逆」各異 今要談「順治」與「逆治」,應該先弄清楚為何治?如何治?治後如何?這三方面來都必須通盤考量,才具治療之意義與價值。 中醫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末病」之區別和考究。主流醫學也有「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但是在實務上,二者卻有著很大之不同。 有道是「人吃五穀雜糧,焉能不生病」。的確,現實環境中,任何人的一生中幾乎無有不生病而能終老者。所以,一般而言,只要談到病,相信現代人頭腦裏很快就會浮現出:感冒、發燒、咳嗽、口腔炎、扁桃腺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腦中風、B型肝炎、A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尿毒,甚至癌症等等。從這些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主流醫學的病名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共同特點,就是依其病理現象、細菌、病毒形態的區分、及其器官的生理位置而命名。簡言之,統統是結果。 有了明確的病名,相信一般人都會想到「對症下藥」,如感冒者,投以阿斯匹林(Aspirin);高血壓者,馬上使用降壓劑(Hypotensive Agents),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者,隨時準備一粒硝基甘油錠(Glyceryl Trinitrate),癌症更以手術(Operate)化療(Chemotherapy)放療(Actinotherapy)侍侯,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症狀治療,雖然立竿見影,或許,有「急症治其標」的必要性。但是,這種視病如敵「下工治已或末病」,除之而後快的「治標不治本」的非自然的理、法、方、藥,就是以「逆」治其果,不但是「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更留下了藥源病或醫源病而難以善後,往往令醫學界頭痛不已,使社會大眾深感無奈與遺憾。否則,為何美國狄恩、博威爾醫師會說:「我們將傳授於 你的知識中,有一半是錯誤的。不幸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註三」 所以,能「上工治未病」,不單是「對症(果)下藥」,而是斷除病源,清除病因,化解病機,進而助與生俱來的「自然療能」(Medicatrex)「註四」一臂之力,不就可以「順」治本而不治標,或標本皆治嗎? 若要「上工治未病」,應該先重新對「病」、「診斷」、「藥」、「治療」有個另外角度的整體思考。後學不才,斗膽冒天下之大不諱,遵循「中華自然療法醫學」的主旨,提出個人心得與淺見,謹供同道及社會大眾參考,誠祈各同道先進不吝指教是幸。 [...]

中華自然醫學概論之一此療非彼療2022-01-12T15:35:53+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