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清單
森下敬一
comstory2019-06-05T10:57:41+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森下敬一 1950年東京醫學大學畢業,進入生理學研究所,專攻血液生理學。 1955年獲得千葉大學醫學部學位。 1960年提倡以「消癌」跟「長壽」為目標的自然醫學基礎理論。〈自然醫學的正當性在17年後(即1977年),收錄在美國參議院『McGovern Report』中流行病學的部份。〉 1966年以學術見證人的身分在眾議院學術技術振興對策特別委員會「癌症問題」中發言。〈在這裡所陳述的「肉食致癌,素食治癌」的說法在16年後(即1982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論文勸告』中被證明。 1970年創立國際自然醫學會、(社)生命科學協會、御茶水診所。 1979年被推舉為舊蘇聯‧喬治亞長壽學會榮譽會員。 第一次自然醫學國際研討會〈從此以後在每年11月以「食物與癌」「食物與長壽」為主題開辦國際研討會。達20次之多〉。 1981年被推舉為舊蘇聯‧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長壽學會榮譽會員 1984年全世界首次前往新疆維吾爾地區進行長壽調查,認定「南疆」是世界上的長壽鄉。 1990年被推舉為舊蘇聯‧亞美尼亞長壽學會榮譽會員。 被中國保健食品協會聘請,在抗衰老協會全國大會中進行特別演講。 被任命為中國‧瀋陽藥學院(現在為瀋陽藥科大學)客座教授。 1991年以全世界海外醫學調查團的名義首次進行訪問調查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長壽鄉〈未開放地區〉。並且認定巴馬為世界長壽鄉。 1992年首次國外舉行的第十四次自然醫學國際研討會在中國‧長春舉行。 1997年喬治亞‧地比利斯(Tbilisi)國立醫科大學名譽教授。進行黑海東岸沿岸地區(土耳其及保加利亞自治共和國)長壽鄉的調查。 2000年被第四次「新科學國際研討會」(韓國‧索爾)招聘,進行「腸道與末梢血液空間(與末梢血管末端連接,展開的極微空間)理論的特別演講。 2003年韓國‧朝鮮大學部,大學院教授。①基礎理論(「腸造血與MSTOB理論」)、②感冒對策(「癌症的自然醫學食療法」)、③實地調查(「世界上長壽鄉的實地調查‧28年來的結果」)等關於森下自然醫學的教授)。 第五次廣西‧巴馬長壽鄉調查。並且以主要賓客的身分在巴馬縣人民政府所主持的「第一次巴馬長壽國際論壇」中進行「世界的長壽鄉‧巴馬長壽鄉的特徵」特別演講。這個演說經由CCTV(北京)向全中國放送。 2004年韓國索爾國立大學及抱川中文醫科大學部中進行『末梢血液空間理論』演說。特別在BP血管(BPB)與經絡造血部份進行解說。 2005年以貴賓身分在巴馬縣人民政府所主持的「2006長壽養生國際論壇」中進行特別演講。 2007年以貴賓身分在中國老人學會‧國際自然醫學會所共同主持的廣西巴馬長壽研究所後援會「2007巴馬長壽健康產業國際論壇」中進行特別演講。
王玲玲
comstory2019-06-05T10:58:36+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王玲玲 ●王玲玲教授,女,1949年5月20出生,籍貫:中國江蘇省南通市。 ●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 ●現任國家教育部與江蘇省聯合共建針藥結合實驗室主任。 ●兼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主任,江蘇省針灸學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市針灸學會會長。 簡歷 ●1977年2月畢業於江蘇新醫學院中醫系 ●1977年2月留校于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室擔任針灸教學工作。 ●1987年7月本校針灸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7.9~1993.9任本校針灸系針灸學教研室主任。 ●1993.9~1994.12任本校針灸系副主任。 ●1995.1~2000.3任本校第二臨床醫學院院長兼省針灸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0.3~2005.3任本校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2005.3~今任本校第二臨床醫學院針藥結合重點實驗室主任。 ●1987年5月晉升講師。 ●1991年11月晉升副教授。 ●1997年7月晉升教授,並被聘為針灸博士生導師。 從事針灸的教學、醫療及科學研究工作33年。培養針灸碩士、博士研究生數十名。副主編第6版全國中醫院校統編者教材《針灸學》、教學高級參考叢書《針灸學》,2009年主編出版第一部全國中醫院校研究生教材《針灸學臨床研究》。長期從事針灸臨床醫療工作,擔任針灸科病房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工作,近10年每週3次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門診,主治抑鬱、焦慮、失眠、功能性便秘等病症。 ●針灸及針藥結合臨床研究 ●主持973項目課題1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主持其他7項國家、省級研究課題的研究。 近五年撰寫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著作4部。 ●《中華針灸學》江蘇科技出版社 (主編)2004年1月 ●《中國針灸穴位圖譜》(主編) 江蘇科技出版社 2006年1月 ●《當代針灸治驗精粹》(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7月 ●《針灸學臨床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部 ●主編《中華針灸學》獲2004年華東科技圖書2等獎、2005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著作)三等獎、2007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獲中國出版政府提名獎。 ●主持課題"不同針灸方案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研究",2006年獲中國針灸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持江蘇省科技廳課題"針藥合用治療抑鬱症療效觀察及神經內分泌機理研究", 2009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啟才
comstory2019-06-05T10:58:52+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王啟才 ●王啟才,男,1947年4月生,湖北省南漳縣人,漢族。 ●1969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即留校從事針灸的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 ●1987年調南京中醫學院針灸系,任針灸臨床教研室主任、工會主席 ●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秘書長,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特邀教授,香港中醫藥研究院顧問、客座教授,加拿大中醫研究院學術顧問,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主編。 ●先後赴香港、台灣、法蘭西、加拿大、北非阿爾及利亞和西非貝南共和國講學、醫療。善於思考,勤於筆耕,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醫學科普文章200余篇,許多有新意的論文被國內外中醫藥學術交流大會評為優秀論文。 主編和參編著作40余部(主編25部、副主編6部)。 ●代表作有︰《王啟才新針灸學》、《當代針灸醫學新論》、《針醫心悟》、《針灸治療學》、《針灸醫學寶典》、《實用針灸辨証論治精要》、《當代針灸治驗精粹》、《特定穴臨床應用》、《認識肥胖 科學減肥》、《經絡的研究及臨床應用》、《經絡發微》及《二級經絡學》(英文版)等。 ●1978年參編並審定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統編教材《針灸學》(第4版),首先將“經期禁針”的全新學術見解寫進全國針灸教材中,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同,被後來歷屆教材所沿用。 ●《關於經期禁針問題的研討》被錄入《中國高新醫論精選》一書中,並獲得1996年台灣國際道統醫學學術會議最高榮譽獎。 ●1994年參加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的編寫工作; ●2001年主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該教材2005年被評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材); ●2002年主審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 從教、從醫40年來,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教學風格和效果深受海內外各種層次中外學生的青睞。 ●1989年獲南京中醫學院優秀教學質量獎 ●2003年獲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獎教金 ●2006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 ●1994年被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中華國際人物辭書出版社特別錄入《中國名醫列傳》和《中國當代中西名醫大辭典》中 ●1997年又被香港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別錄入《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之中。
彭子京
comstory2019-06-05T11:00:15+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彭子京 ●彭子京 男1937年生 原華西醫科大學教授。 ●1961年自該校醫學系(本科) ●畢業志願服從分配到小涼山峨邊縣醫院工作。 ●1978年獲“四川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同年調回母校從事醫學視聽教育工作,編導醫學科教電影、電視數十部,多次獲部省級嘉獎。 ●1991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教育科技中心(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enter)研修。 ●1980年開始在報刊上發表科普小品文章。 ●1998年獲“四川省90年代優秀科普作家”稱號。 ●先後曾任華西醫大醫學視聽教育中心副主任、主任,教育電台台長,中華醫學會教育技術學會常委。 ●現為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紅外與物理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健康在於選擇」
連建偉
comstory2019-06-05T11:00:29+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連 建 偉 ●連建偉,教授,男,1951年2月生,浙江嘉善人 ●1980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首屆方劑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同年12月任教於浙江中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歷任講師,教研室主任,基礎部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方劑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醫文獻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浙江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方劑學的教學工作,治學嚴謹,1996年被授予“浙江省優秀教師”稱號。 ●長期堅持臨床,醫術精湛,2001年被授予“浙江省名中醫”稱號。 ●2002年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爲“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歷代名方精編》 ●《金匱方百家醫案評議》 ●《古今奇效單方評議》 ●《金匱要略校注》 ●《中醫必讀》 ●擔任國家規劃教材《方劑學》編委、副主編,協編教材中藥專業《方劑學》副主編,共發表專業論文80餘篇。 ●《金匱要略校注》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2年度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 精于脈理,平脈辨證,擅長運用經方及後世各家醫方,數方相合,化裁得宜,尤對內科脾胃病有豐富的治療經驗。 擅長治療:兒科疑難雜症、中醫內科、婦科
張其成 Zhang Qicheng
comstory2019-06-05T11:00:46+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張 其 成 Zhang Qicheng ●張其成(原名張其棖,Zhang Qicheng)男,1959年9月生 ●國際知名易學家 ●中醫文化學家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後(中國第一個黃帝內經博士後)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研究會主任委員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 ●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委員會副會長 ●國際易學聯合會理事 ●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哲學基礎》和《醫古文》主編 ●中醫文化學 ●中醫哲學 ●易學 ●儒道佛養生學 ●獨著9部: 《易學與中醫》、《中國養生智慧》、《金丹養生的秘密》、《易道主幹》、《易經感悟》、《易圖探秘》、《象數易學》、《張其成心解周易》、《張其成講周易管理》 ●主編6部:《易學大辭典》、《易經應用大百科》、《易醫文化與應用》、《易學文化叢書》、《醫古文》、《中醫哲學基礎》(第一部國家級規劃教材)、《儒道佛與中醫藥學》 已完成國家及省部級專案5項, ●《易學與中醫》獲全國中醫藥優秀著作三等獎 ●《新安名醫考證研究》獲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新安醫家治療急危重症研究》獲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痹病從絡辨治及寒熱方證的機理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1993年獲國家教委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 ●1994年獲江蘇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現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案《中醫醫德規範研究》,中美合作專案《北京市民養生現狀研究》,北京市重點學科專案《中醫哲學思想研究》。現正撰著《張其成心解黃帝內經》。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1篇被SSCI收錄。指導醫學博士生16余名。
錢超塵 Chaochen Qian
comstory2019-06-05T11:01:07+08:00\組織圖\榮譽院士\研究員 榮譽院士—錢超塵 Chaochen Qian ●錢超塵(1936. 3.17— ),男,河北省玉田縣人。 ●1963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 ●現爲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古文學科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有者。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全國醫古文研究會主任、全國李時珍研究會主任、王清任研究會主任、全國中醫藥文化研究會常務副主任、全國中醫文獻研究會副主任、法國巴黎第十三國立大學波比尼醫學院名譽教授。 ●全國統編《醫古文》教材副主編,北京市成人自學高考《醫古文》學科命題委員。 ●全國醫古文學科學術帶頭人。 ●從事古代漢語、醫古文、中醫文獻、中醫藥文化及中醫哲學思想研究30餘年。 ●主要研究方向爲中醫文獻及醫古文。 ●錢超塵談治學 承擔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中醫文獻《宋本傷寒論校注》科研課題,任副主編,獲199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學術專著5部。 《黃帝內經太素研究》收入國務院古籍整理研究出版規劃小組主持編纂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叢書第三集》,獲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內經語言研究》、《傷寒論文獻通考》、《唐本傷寒論》己在日韓兩國出版。《中醫古籍訓詁研究》獲西南西北地區優秀科技著作二等獎。主編《醫古文研究大成》、《千金翼方詮譯》、《本草綱目詳譯》、《中華經典醫書》、《李時珍研究集成》、《王清任研究集成》。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96餘篇。在中醫文獻研究及中醫古籍語言文字研究方面取得較突出成就。